好风凭借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行稳致远
2021-04-16 09:58:57   来源:环球财讯网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曾经明确指出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三个主要动力:改革开放、调整结构、改善民生。已经过去的十三五,中国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三个动力的确是中国经济得以在变局中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宏观层面的动力,中国企业在不断实践着如何适应其带来的环境变化以及驾驭其带来的市场机遇。深入思考期间的种种应应并进行更认真地准备,或许在即将展开的十四五,中国企业才能够在风雨中与中国经济一起行稳致远。

  改革开放。 “中国30多年快速发展的经验证明,只要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就会持续前行。”不断深化的改革将带来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而对于市场环境中的微观运行单元来说,这意味着企业将面对越发清晰的制度环境。这是大势所趋。不过,清晰的规则虽然可以荡涤路途的迷雾,但并不能清除前进道路上可能会遇到的种种情况。换句话说,尽管可以看到灯塔的指引,并不意味着前进路上就是一帆风顺的。

  还是让我们积极一些,因为将不确定性确定下来,也算是一种确定。这样的确定的价值,在于调整企业家的心理预设,也就是说,恐怕很难用阶段性的胜利来为经营画上句号。我们甚至可以说,在经营这条路上,只有逗号甚至是顿号,保持前进的持续动力才是根本。

  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一方面带给了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压舱石,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更多不可预期的市场挑战使得曾经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恐怕都会失效,这就意味着经营者还必须时刻注意调整业已形成的心理假设、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

  在具体经营层面,企业必须要首先加强愿景管理,充分发挥出愿景的引领作用。有关愿景,这里不做更多论述。只想提醒所谓“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基于对愿景的定力,事实上,愿景的最大价值就是帮助经营者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保持聚焦。

  其次,在组织结构方面,企业可以考虑增强扩大职能部门的功能。从组织结构发展的角度来看,职能部门设置的目的一方面将相关工作专业化,另一方面就是在专业方面为企业提供重要的预警功能。这就好像一个大型的战略航母编队,它既需要构建起攻击力量,也需要有大范围的预警,从而让大型系统能具有更充分的调整时间和腾挪空间。

  第三,“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对于企业来说,围绕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深水区,尤其是当我们不知道深水区的长度的时候,我们所能依赖的只能是自身的坚韧。在深水区必定不会太舒服,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追逐市场中的风吹草动,不如踏踏实实地将眼光放内,夯实基础。尽管宏观因素会出现各种变化,但是到微观层面,企业经营的逻辑还是相对稳定的,那就是必须要通过企业内部运营的不断优化,实现对市场、客户、消费者的满足。这样一来,面对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凭借扎实的内部能力,企业经营者们就可以更加自信地应付外部的风雨。

  调整结构。 国家从宏观层面布局新的发展格局,这样不可避免地出现“新动能”、“新业态”、“新产业”等,随之进行相关结构的调整也必然在所难免。

  用今天的网络语来说,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市场起到了“带节奏”的作用。为了适应节奏的变化,当时的企业家们说的最多的词是“转型”。正所谓宏观调结构,微观要转型。但是很清楚的是,不是更换个引擎就能让汽车成为装甲车,就能让一个普通客机超音速起来。

  转型是否必要?能否成功转型?不能为了转型而转型,坦率地说,转型所带来的组织变革一定是彻底的,从这个角度看,不是每个组织都有必要转型,当然,也不是每个组织都能够转型成功的。事实上,转型成功的企业是少数的。但是,转型路上的奇葩企业倒是层出不穷,像什么中科云网、熊猫金控等,这些匪夷所思的投机现象也只是增加了话题罢了。

  与当年转型类似的,今天有个甚嚣尘上的词叫“数字化”。如果一个学者不说说数字化就似乎与这个社会脱节,一个论坛如果不讨论数字化就似乎落后。但是,我们必须要说的是,尽管数字经济的影响的确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它对于经营管理的影响还是值得怀疑的。

  与调整直接关联的另一话题就是“创新”。如果说创新已经成为是今天经济环境的底色,身处其中,企业必须要去思考通过“新行为”来创造“价值”。我们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企业大可不必将创新等同于颠覆式创新或者像马斯克那样,追寻新的行为其实是人的本能的反应。

  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人们对于刺激的边际效益大幅下降,但是,脱胎换骨式的创新和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或许是某些特定阶段的行为,但绝不是正常行为。

  企业持续经营的关键是“新”,没有了“新”,企业不可能发展;但是如果仅仅是将“新”看成是一种不得不去追捧的时尚,这恐怕就危险了。

  宏观结构调整的意义,不是让企业照葫芦画瓢一样的进行转型变革(实际上,这样的伴随性调整只是简单附和,更容易失去企业自身发展的节奏),而是更加明确地传递出信号,这对企业进行战略分析,尤其是对于市场存在的可能风险有了更清晰的判断。当然,如果企业恰巧是处在调整结构的目的地,那么,在幸运的同时也会意味着更加残酷的竞争,潜在进入者以及新的游戏规则的建立;如果企业处在调整结构的出发地,也不用过于仓皇,无形的手让每个产业都有其生存的空间。

  改善民生。 企业本来就应该为社会创造价值,或者说,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够得到社会的持续认可。关注民生翻译到企业的情景中,就是认真地做到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但却常常被忽略。

  在《未来简史》一书中,作者认为人类的寿命会延长,同时,人们也会追求生活的幸福。这些折射到实际的企业运营层面,就是要认真考虑自身产品或服务与民生的关系。或许有些企业会认为自己与民生的关系并不密切,例如那些零部件制造商、原材料制造商等,但,只有将民生的改善引入到企业运作的基本环节并成为社会责任的底层逻辑,才可能让整个价值链条呈现出最佳的状态。

  民生问题是动态的,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人们的需要会随着社会的变化有着相应的改变。例如,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越发迫切:如何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保证肉类不至于腐坏。传统的做法就是腌咸或晒干,到今天,这种不得已的做法还作为特色在许多地方尤其是交通不便利的地方被保留下来。1877年,波士顿商人斯威夫特雇佣工程师设计的冷冻车厢大获成功,于是,大规模农业生产的瓶颈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集中屠宰、充分利用屠宰家畜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等也都迎刃而解。事实上,斯威夫特还在屠宰厂基础上成立了肥皂、肥料、甘油等工厂。

  这些年人们熟悉的消费升级对于许多企业来说,都形成了一种被动性的影响。洞察可能的需要,甚或创造人们还未觉察的需要,都能够对民生改善有着更深入的认识。

  今天,人们习惯于对生产方式或者制造方式进行升级换代,当然,这样的改变通常聚焦于效率的提升。这是不够的,还需要能够从认识产品的属性上更深层次的开发。例如餐饮行业,就不仅需要让消费者吃的安全健康,还要吃出情调品味来;服装行业,就不仅需要表现出价值舒适,还要让消费者感到个性审美。

  尽管企业只是微观经营领域的一个基本单元,或许与宏观的变化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设若企业家真的能将企业定位于服务社会并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高度,就像很多企业在其使命和愿景中所描述的那样,他就必须认真、积极、谨慎、理性地对待宏观环境的变化。好风凭借力,相信只有那些通过扎实能力建设的企业,才能够在即将展开的宏阔画卷中行稳致远。

  作者_ 南开大学现代管理研究所所长 吕峰

相关热词搜索: 吕峰 南开大学现代管理研究所所长

上一篇:民生银行深圳分行:倾力支持实体经济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