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碳市场作为重要脱碳杠杆的作用日益凸显。今年2月,壳牌(Shell)联合路透社成功举办主题为《把握碳市场新质量标准》的网络研讨会,汇聚国际排放交易协会(IETA)、Calyx Global等机构专家,深入探讨如何构建高诚信自愿碳市场,为破解企业脱碳痛点提供前沿洞见,助力企业实现净零目标。

研讨会披露数据显示,碳信用注销量一直持平在约1.8亿吨左右,凸显信任危机对行业发展的制约。“碳信用如同无形商品,买方必须确信其真实价值。”壳牌碳交易总经理Nick Osborne指出,“当前市场正经历必要的健康调整期,质量评估体系的完善将重振行业信心。”

壳牌构建三重质量防线 破解企业采购痛点
面对企业“如何甄别优质碳信用”的核心关切,壳牌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
1、方法论筑基:严格采纳Verra、黄金标准等国际认证体系,确保项目设计合规性
2、技术赋能:运用无人机等数字化工具实现项目全周期监测
3、生态协同:联合ICVCM(自愿碳市场诚信委员会)推行核心碳原则(CCPs),携手Calyx Global等评级机构提供风险图谱

低碳解决方案全景图 赋能全产业链脱碳
本次研讨会同步解读了壳牌低碳解决方案的战略框架:

即刻行动
企业可关注“壳牌船舶”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碳质量】获取研讨会完整视频,了解全球领先的碳信用采购框架与质量保障体系。
“民间社会和媒体在鼓励公司迈出步伐时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许在事情并不完全完美时,给予他们一些宽容。因此,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在市场中看到这些改善的元素,并且媒体和民间社会支持那些真正努力做出积极改变的公司,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我们都同意的、能够为气候变化作出贡献的杠杆真正被最大化发挥。”Donna在研讨会尾声强调。随着2025年各国更新气候承诺(NDCs),高质量碳市场将成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核心引擎。